本省的淡水魚類約有160多種以上,其中有三十多種為台灣特有種,俗稱一枝花的台灣馬口魚即是其中之一。
台灣馬口魚(Zacco barbata)俗稱一枝花、山蓮仔,為台灣特有種,屬鯉科(Cyprinidae)(魚巤)屬(Zacco)。台灣馬口魚廣泛分布於全省各河川中、上游及其支流、溪澗;性喜冷水,喜棲於水流緩慢,岩石密佈、水底未被泥沙淤積及底質石礫較小的水域,為雜食性魚種,會以溪流中小魚蝦為掠食對象;文獻記載台灣馬口魚之體型可長至18公分以上,但未曾記錄最大體型,但名間傳說馬口魚可以長至30公分以上,筆者曾於南勢溪上游以流鉛方式在激流中意外釣獲長達27公分的馬口魚,筆者由此判斷體長30公分以上的馬口魚的確可能存在。台灣馬口魚另有一俗名:「憨魚仔」因其性好吃,在溪流或山澗中可以輕易釣起,但如果針對中大型為垂釣對象,難度可能加倍…

佈棋
水族缸建議為四尺標準缸,底鋪過濾板,過濾板上方鋪滿石礫,石礫建議以溪流中篩選採集的為第一優先,水族管販賣的黑白石次之;石礫上方放置溪流岩石或沈木營造自然環境;楊水馬達建議80L以上可以兩用(過濾、楊水)為原則,過濾系統為至少三層滴流盒,下兩層滴流盒放置生化球或陶瓷環培養硝化菌,最上層放置過濾棉過濾由缸底過濾板下方由硝化菌所分解後的魚隻排泄物及未吃完的飼料碎屑沈澱物。
在基本需求就緒後,直接以自來水灌注水族缸;在初次注入新水時,至少須於缸中倒入一瓶由水族管購得的硝化菌(液);此後,楊水馬達全開,持續一週以上讓硝化菌能於滴流盒中的生化球或陶瓷環與底沙中先行繁殖,此即為馬口魚水族缸的「養水」。

台灣馬口魚的水族箱養殖難度並不大,他們對水質及溫度的要求不似台灣石(魚賓)及苦花嚴苛;雖然如此,並不表示釣手將其釣獲帶回家直接放入魚缸就能養出一缸好魚;除了水質的管理外,飼料的選擇也是一門學問。
一般而言,飼料中的蛋白質含量如果超出魚隻的最適當需求,那麼多餘的蛋白質將會被魚隻以氨排泄出體外造成水質惡化,在魚隻排氨的過程中需要消耗能量,因此魚兒的成長就會受到影響;反之,蛋白質含量不足,就會導致成長緩慢…所以,餵食飼料的數量和水質是水族缸養殖必須的議題。

勾勒
台灣馬口魚的最高致死水溫大約在36度,最低致死水溫約5度;水中酸鹼值低於4或是高於10以上時死亡率是100%;由此可知,台灣馬口魚在水族缸飼養的溫度要求並不會太高,反倒是水質才是必須要求的重點。然而水族缸中魚隻的密度、飽食狀況、水中溶氧、水溫…等等,都會影響水質的變化,不定期的檢測水質、觀察魚隻活動力才是要務。又,魚隻排泄過多的氨在水族缸中會產生亞硝酸,氨與亞硝酸即是水質惡化的元兇,即使缸中存在低濃度的氨與亞硝酸,雖不至於使魚隻立即暴斃,還是會造成魚隻產生病變、成長緩慢或是感染疾病;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水中溶氧的降低會使氨的毒性增強,也就是說,高溶氧的環境可以稍微減緩氨的毒性,所以文前提及楊水馬達最小需求是80L以上,這不單只是溪流魚類需要較高溶氧而已;大量繁殖硝化菌:因為可以硝化菌平衡氨在水族缸中所產生的毒性,當硝化系統建立後過濾系統中將不再需要多餘的淨水耗材。然而,水族缸中的循環水流畢竟還是死水,定期的抽取、更換新水才能確保水質穩定。如以上文的方式養殖台灣馬口魚,筆者建議的換水時間大約是兩週最慢一個月,一次抽取三分之一舊水,直接以自來水注入至全滿,再倒入約四分之一瓶市售硝化菌液。




觀察
台灣馬口魚為「多次產卵」魚種,一般而言多次產卵的魚種生殖季較長;生殖季節雌魚卵巢內有成熟程度不同的卵,每次交配只產下成熟卵,待其他未成熟卵達到成熟的程度在做下一次交配及產卵;台灣馬口魚藉由多次產卵的方式降低仔魚在野外被掠食的機會、減少仔魚間的食物競爭、分散因為天災而產生的仔魚損失風險…藉由這種方式增加後代存活率。
台灣馬口魚為溪流魚類,因此只要在水族缸中模擬溪流生態環境,就可以讓種魚自然繁衍;在台灣馬口魚的雄魚爭奪交配權力及與雌魚的交配過程中,不會造成魚隻傷亡。一但雌魚願意排卵,通常雄魚就會配合授精,排卵的雌魚體表灰淡無色、生殖器突出;在人為的環境下,交配、產卵的時間全天候包括晚間開燈的狀況下都能發生,產卵時雄、雌魚頭上尾下約40度將砂礫搧起,產卵時間約三秒鐘,產卵完畢雌魚通常留在原地,雄魚則追趕其他雄與雌魚至水族缸的角落,再回到原點和雌魚再度交配,一再反覆數次…

台灣馬口魚的成熟雄魚頭、吻部、鰓蓋的追星與體側婚姻色終年可見,在生殖季雄魚臀鰭會長出追星。台灣馬口魚與大多數溪流魚類一樣,均於春季開始交配、產卵;只要水質穩定,並且沒有太多的人為干擾,於春季至初冬他們都能夠於人為的環境之下在水族缸中繁衍下一代…台灣馬口魚的卵為沈性卵,呈淡黃透明狀約1.5mm,受精卵無黏性,通常雄魚與雌魚交尾時會在沙(石)礫中拍打出一個坑洞,將受精卵產於其中;在溫控的環境下水溫25度時受精卵約3~4天孵化,非溫控時則視當時氣候而有不同,但最長不超過7~8天,剛孵化的幼魚通常沈於水底體長約5mm,以放大鏡觀察體側線條以點狀分布隱約可見,孵化後約4至5天魚苗會陸續上浮水面。
文前提及水族缸的下層佈置須先撲上一層過濾板,即是因為受精卵埋於沙礫中;如此即能在下層造成水流,增加受精卵的溶氧,減少孵化失敗率;但也因為受精卵會與缸中其他被硝化菌分解的雜質一同吸入下層過濾板,再被抽取至上部過濾器而產生損耗,所以底沙的厚度在佈置時需特別注意。

  

野放與生態的關係
野外的台灣馬口魚雌雄魚體成熟體型大約在12公分左右,近年由於人為濫捕與污染的壓力,成熟體型有逐漸縮小的趨勢,且不只有台灣馬口魚如此,其他溪流魚類如石(魚賓)、苦花、溪哥…等的生態習性均由於環境改變,性成熟體型逐漸縮小,筆者認為這是過度壓力之下產生的必然結果,是相關單位及一般百姓應該正視的議題。

台灣馬口魚的水族缸養繁殖難度相當低,適當的雌雄種魚分配一個春季可以繁殖出上千條仔魚,然過多的仔魚必定造成缸中弱肉強食;所以並不建議飼養者以繁殖為最終目的,若純粹以觀賞的性質飼養倒是不錯的選擇。然而就算是以觀賞為出發點的飼養,也無法避免其在水族缸中繁衍,在受精卵孵化後約4至5天,仔魚開始浮上水面,如果沒有立即撈取隔離,終究會成為其他成魚的掠食對象;台灣馬口魚在經過人工飼養數月後體表大多會褪色,褪色的成魚與撈取後的仔魚如果沒有空間飼養,野放將是為唯一途徑;而不當的野放行為將致使當地溪流承受更大的壓力(有關野放對自然生態的影響在此不贅述)。筆者並不建議飼養者跨溪流野放成魚與仔魚,馬口魚如此其他溪流魚類亦是;亦即是從何處捕獲回家飼養的魚類,在野放時即應放回原來捕獲之處,包含在水族缸中所孵化的仔魚;筆者認為,每一條溪流或許都有相同魚類,但由於台灣本島溪流大多縱向發展並且快速匯入海洋,大多數的水系並無相連;因其生長環境不同,因此可能造就不同基因與體型變化(以基隆河水系與南勢溪水系的台灣(魚產)頜魚為例,基隆河水系的苦花體型明顯較為寬闊,而南勢溪水系的苦花則較為修長);跨水系放流等於造就兩個不同水系的相同魚類繁衍,而不同水系的魚類是否存在無法預測病變基因誰也無法預測,飼養者不可不慎。

 

0911.jpg  

 

img361.jpg  



註:本文有少部份來自相關研究人員的研究報告,但報告內容大多僅止於筆者過眼牢記的某句重點,出處已不可考;內文大多由筆者飼養與觀察後得知的結果,原發表時間為2003年,2005年曾於某生態網站討論板發表。如果不同見解歡迎提出討論,文章引用請註明出處!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橘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