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我想鍬形蟲採集裡最累人的採集方式,應該就屬「劈木採集」了吧!
其實我已經很多年沒劈過木頭了,這種採集方式得在森林裡亂鑽找尋適當的木頭,體力消耗相當大,還得小心不可以在林子裡失去方向,如果運氣不錯找到夠多木頭,幾個小時劈下來虎口處酸痛也是無法避免的。

這幾年不劈木頭最大的原因,倒還不是體力的問題,最主要還是劈木很容易採集到過多的幼蟲,如果這些幼蟲是我的特定目標那倒還好,偏偏劈木採集常常是種盲目的採集方式,無法像點燈挑時間或是地點採集特定種類的蟲子;將他們從木頭裡挖出來而不帶回家養的話,在野外他們沒法在短時間鑽進腐木,存活的機率實在非常低,劈了過多幼蟲回家,光是照顧想起來實在也挺累人的。

劈木在外行人的眼裡,其實是種「破壞」很大的採集方式,對野外環境有點概念的人都知道,劈木頭說穿了其實就是「加速腐木分解」,但是不名就理的人常常認為劈木是破壞自然生態的行為。但是說真的,整個步道旁邊劈的亂七八糟實在「滿難看」的,所以我大多遠離步道劈木頭。由於有迷路的經驗,所以剛剛才說方向要弄清楚,別一起身雲深不知處,家在哪兒都搞不清楚了。

雖然不愛劈木,偏偏有幾種鍬形蟲不劈木也很難採集。
這天,跑了一趟中部碧綠鬼的產地,挑這個時間最主要還是希望不要採到過多的幼蟲,當然也希望有機會採到些較特殊的種類;只是時間沒算準,還是早了一些,劈到了許多幼蟲和蛹。
這一兩年,對幾種需要劈木比較有機會的採集的小蟲興趣特濃,斑、葫蘆、鬼....只是個人實在太孤僻了,看不慣阿諛奉承、不好口是心非以致朋友圈子狹隘的可憐,有時候想想實在應該接受老友小許的建議,應該常常與人為善、瞎攪豁外加喇滴賽的,這樣不管啥瞇鍬大概都有機會採集並且養上一回了。

雖然現在是暑假,不過今天這個中部特大的碧綠鬼產地遊客並不多,還好遊客不多,我可不想從森林裡出來遇到在步道散步的遊客,被誤會成山老鼠跳進大甲溪也洗不清啊。也還好這隻鬼性好偏溼、偏軟的木頭,所以一刀劈下去也不會森林裡啪啪作響,只是今天還是劈了很多幼蟲,過去的經驗這隻鍬的幼蟲很難搞定,在野外幼蟲採集回來雖然有溫控,但是常常在前蛹、蛹期和蟄伏的階段全軍覆沒;不過這是比較早期劈回來養的碧綠鬼幼蟲,像這回劈回來都是老熟的三齡蟲,我就不知道會不會在有這種死光光的慘狀了。

回來以後拍了些照片留做未來資料庫的資料,查詢了幾本書,都說這個產地同時也產台灣鬼,只是這次沒機會採到,或許下次吧!?


▲一整根腐木劈成西八爛,說真的實在是不好看


▲步道旁的倒木有時有加強景觀的作用,雖然蘊藏無限生機,但是如果劈下去採集者可要背負破壞生態的臭名


▲碧綠鬼成熟蛹


▲即將孵化的碧綠鬼蛋


▲碧綠鬼一齡幼蟲
之前曾在我的一篇文章淺談台灣馬口魚的水族缸養繁殖中曾說:「台灣馬口魚與大多數溪流魚類一樣,均於春季開始交配、產卵;只要水質穩定,並且沒有太多的人為干擾,於春季至初冬他們都能夠於人為或自然的環境之下繁衍下一代」。
這幾年的觀察下來,發現這樣的概念也適用在大多數鍬形蟲,我也曾經在寒冷十二月天海拔1800米的山上採集到一齡幼蟲和卵,本次的採集也不例外。


▲碧綠鬼成蟲


▲意外的嬌客,細角大鍬公蛹(其實也不算嬌客,細角在此地也有固定的量)


▲碧綠鬼成蟲


▲白天在陰涼林道中散步的細角大鍬形蟲


▲偏古銅色澤的碧綠鬼中大型個體


▲顏色偏紅的小型個體(比對一下內齒的差異吧)


▲最後,捕上一張碧綠鬼的比例,又是一隻經典好蟲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橘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9)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