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次體會LED的亮度是在多年前的一個夜晚,那晚和幾個朋友在新店的野溪抓蝦,朋友手中自製發出白光的LED頭燈,硬是比手中吃6V傳統電瓶的燈泡頭燈亮上幾倍;這個LED頭燈DIY最早的想法,就是源自於那時,距離印象中爆亮的LED頭燈,至少也是五年前的事了。
再次想要DIY一個LED頭燈的念頭,源自於小趙的這篇文章 ,但也因為自己對這些正極負極、變壓、穩壓....搞不清楚,俗話說隔行如隔山,若要懂這些的話,幾年前早自己動手了,哪等到現在蟲季即將開鑼,才又來傷腦筋。
恰巧上周某日,夜探正在夜釣的朋友,得知這LED已有更新款的燈泡,第二天二話不說直接備好材料,就請朋友幫忙做了一個;由於這頭燈是希望蟲季點燈時用來找蟲,而找蟲時不宜將燈掛在頭上,以免飛蛾大軍全撲到臉上,所以要能夠手持;但也希望在野外時可以將頭燈夾在小帽帽沿,以便空出雙手拿相機,補光、對焦、拍照;這腹案在心中早放置多年,所以材料的準備還算快,夾式頭燈直接拆掉多年前的燈泡頭燈,請朋友用LED取代燈泡;只不過做好時發現,這老燈罩的光源非常不均勻,一樣的LED Q5燈泡搭配18650鋰電池,和朋友頭上較新款的市售頭燈燈罩相較,足足暗了一大半。
回家拆開朋友送來的頭燈,小小研究了一下走線....過了幾天再次備好材料,就自行動工了;看似簡單的走線,對外行的我來說只能說真是大大的折磨,邊打電話邊研究。最後,終於還是完成了,初步的測試應該可以符合個人的需求,再來就等哪天拿到野外測試了。
▲吃6V電瓶的舊款頭燈
▲放棄了反射效能不佳的燈杯
▲看著這燈夾想了又想,最後.....
▲覺得應該可以借屍還魂一下,於是.....
▲只留下夾子,上面的支柱先預留一小截
▲這是市售1 LED的頭燈,傳統的頭燈如圖,上面有三條鬆緊帶,可以繫在小帽包覆頭部不置於脫落
▲拆掉額頭處的防滑墊
▲量好舊款頭燈夾子上方的圓柱直徑,開始穿孔打洞
▲打好動慢慢研磨
▲直到夾子的圓柱可以硬緊進去不會搖晃
▲試夾在帽沿再試戴看看,和預料中的一樣,稍有重量但是可以接受
▲那麼,上膠固定
▲上面圓柱突出處,黏得跟狗啃的一樣
▲下面,夾子
▲上黑膠帶遮醜Orz
▲再來,拆開燈罩(真粗躁啊,對岸做的)
▲打開側邊蓋子,取出電池盒
▲
▲CREE Q5,色溫6500K,最佳狀態240流明,市售的戰術手電筒,幾乎都是CREE Q5
▲拆掉原有的LED電路板螺絲(糗,中國製真的很爛,裡面的塑膠都裂了,只有外觀還可以)
▲記好正負極的線,黏上Q5
▲再來拆開頭燈另一側的開關,找出原本電池盒接觸面的正負極,黏上連接18650的線材
▲由於必須預設較長時間使用,所以在頭燈後方打出幾排散熱的小孔
▲小型鋁鰭散熱片,由前方塞入
▲上下多出各約1mm,稍加研磨到可以硬塞進去
▲推到底,剛好緊緊的卡住
▲將LED鋁基塗上散熱膏,裝上絕緣片鎖上螺絲
▲鎖上燈罩
▲接銲線材等瑣事就不贅述了,連接到18650鋰電,完成
這個LED頭燈,只搭載一顆1W的Q5燈泡,撿燈採集時照射在較遠距離時稍嫌不足;但是,在點燈時用來找尋飛落在發電機光源附近的蟲子時絕對夠用
這個DIY頭燈,扣除製作失敗和買錯或多買的零件,總花費如下:
A.CREE Q5 --> 200元
B.鋁鰭散熱片 --> 45元
C.18650 2並型電池盒 --> 160元
D.1 LED頭燈 --> 120元
(18650充電器、鋰電和舊有的線材與烙鐵銲錫等,不在上列)
我的預設目標是:1.要能省電,出門採蟲少帶幾顆12V電瓶。2.要能夠夾於小帽帽沿空出雙手拍照。3.要能夠手持,方便找尋蟲子。這三個目標這個頭燈都可達成,最重要的是:DIY的樂趣是無價的。
當然如果沒有多買了幾顆用不到的定電流和燒壞了一顆Q5,我肯定會更快樂,不過至少我知道下一篇「DIY LED探照燈第二彈」是絕對不會失手的X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