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我偶爾會問初入門的朋友,你收集標本的動機是什麼?通常有一半的人回答不出這個問題,但是另外一半的人答案通常是:「嗜好」。如果說把抓一隻活的鍬行蟲回家然後把他弄死,再作成標本當成一種嗜好的養成,那麼老實說這個嗜好未免也太殘忍了些?我情願你說不出個所以然來。

我承認自己雖然對野外生態稍有了解,但是每每採到蟲的興奮總是讓自己沖昏了頭,常常將他帶回家後才驚覺怎麼又帶蟲下山,那樣的「癮」至少不自主的在初學的那兩三年持續著。我不是聖人,我也是從初學開始一步步走來,直到自己一再要求自己並立下規範盡力遵守。

多年來我養成了一個習慣:除非繁殖,否則盡量不抓野外的母蟲下山。我的標本箱中的母蟲標本非常的少,我自知自己無法在業餘的玩法中玩出如同專業級般的技術;如果每個業餘玩家都因為要做母蟲比對、或是做自己永遠達不到的專業而採集母蟲,那麼這些小蟲在野外的壓力豈不倍增。

我擁有十幾個大型的標本箱,收藏的標本全僅然有序的陳列在箱子裡,在適當時機我將他們拿出來,或許和朋友討論、或許做產地比對、或許拿來回想某年某月我在山裡回憶,但是他們從來不是我拿來向人炫耀工具。

寫這篇文章並不是鼓勵大家都去抓蟲製成標本,至少希望你在採集的時候,了解自己的行為可能是在破壞或是摧殘某些物種的生存。如果這隻鍬形蟲會在山上自然的死去,那麼請你不要讓他死在你家的垃圾桶裡,他們從幼蟲到成蟲的時間,不見得比你在你母親的肚子裡的時間還要短。如果你無法讓這隻鍬形蟲標記採集時間和地點,光榮的放在你的標本箱裡供往後比對與討論,那麼懇請你不要帶他們下山。

已經忘記是在怎樣的心態下,製作自己採集的第一隻鍬行蟲標本,我的標本展足其實甚至沒有參考過別人的製作方式,當時只是覺得我必須將他們做的像是他們活著時候的樣子;多年來,我製作標本的模式一直沒變,但是很明顯的,我完成的標本模型和大多數蟲友的完成品還是有些微不同,尤其是他們頭部的姿勢。

我在野外採集的時候,通常會以昆蟲外觀的完整度作為標本製作的前提,除非這隻蟲子的採集難度很高或是可能已經超越現有的體型記錄、甚至外觀先天變形;否則我通常會以完整度佳的昆蟲做為採集目標,有缺陷我通常不會去抓他們,如果是被採集壓力很大的地區,我甚至會把他們抓離此地一小段距離再野放(請注意,並不是跨地域野放,我不贊成跨地域野放)。

當你有了一隻完整度很好的鍬形蟲後,第一個步驟就是讓他們在最短的時間內死亡,他活的時間越短製成標本的完整度越好,這聽來有些變態,但事實就是如此,幾乎每個採集者都有經驗,你養他越久他身體某些部份折損越多,最常發生崩牙或是附節斷掉;除了化學藥劑之外,最好的方式就是放入冰箱冷凍庫,請注意放入時間最好超過一個晚上,只放幾個小時你在製作他們的時候,可能做到一半他們就醒了。


▲確認死亡時間拿出退冰,退冰後稍將四肢與大顎鬆開,我習慣在軟木片上做展足,當然保麗龍也可以。


▲將蟲體趴在板子上,確認完全展足蟲體不會超出板子;左手輕壓蟲體不要移動,先用大頭針固定前腳。


▲附節先不理會接著固定大顎,通常我會將大顎稍微張開再將頭稍微頂高,再依照前、中、後腳依序固定。


▲接著固定後腳,這些基礎固定做完以後,要先檢查整隻蟲子兩側的腳和大顎位置是否對稱。位置確認後,接著做細節固定,先擺放後腳附節然後固定、依序中、前附節,當然這些順序你可以依照自己的習慣。


▲注意看爪子是閉合的,展足也必須將爪子打開,爪內呈倒Y型的毛斷掉這隻蟲就不算完整;在野外採集,除非這隻蟲的採集難度很高,否則不完整的個體建議隨手野放,要抓完整個體隨時有機會。


▲觸鬚最後固定,同常這時候你已經可以騰出兩隻手,兩手各拿一支大頭針,右手先將觸鬚基段頂起(右手正在拍照沒空,請參考箭頭那隻紫色針)左針再固定將觸鬚撐高,觸鬚前後或高低,由這兩支真的固定位置決定。
如果觸鬚末段位置不對,一樣用大頭針頂著固定位置


▲最後,確認所有相關位置是否對稱,不對稱必須拆掉那個部位重做;完成後將標本放在通風處陰乾,盡量別求快晒太陽,某些種類鍬型蟲的翅翹受熱很容易張開。做乾燥動作同時必須將這隻蟲的採集地點與時間一並記錄。

你注意到了嗎?所有固定,不管是粗步固定或是細節固定,都是由兩支大頭針做交叉固定,當蟲體越大展足越容易。或許你也注意到了,我喜歡將他們「抬頭」我不希望他們在標本箱裡垂頭喪氣的樣子。


▲我的每一隻標本抓出來拍照,我不說你說不定還不知道他們已經是標本了。



展足後乾燥時間會以蟲體大小、乾燥方式而不同,越大乾燥時間會越久,通常在一到二週時間就可完成;完成後放入標本箱,標準的標本固定方式並不是如圖以兩支昆蟲針交叉固定,我不太喜歡破壞他們原本就有的完整性,所以不以國際標準方式插針固定,所以這裡不特別說明標準的固定方式;放入標本箱時,記得製作採集地點、時間、採集者標籤,這張標籤很重要,當這隻鍬形蟲沒有採集時間與地點的基礎資料,就完全沒有任何參考價值,一隻失去生命且沒有任何參考價值的標本,不如當初就在野外因為時光流逝而老死。

就算標本製作多時,還是擋不住螞蟻的侵襲,將標本連同基礎基料放入標本箱後,請記得在標本箱兩側溝槽倒入樟腦粉,如何應付螞蟻,是每個採集者再來要面對的問題;其實當你想要採集標本前,最好先考慮這些問題,因為當你發現你家有螞蟻的時候,常常你的標本已經被他們搬走一大半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橘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